学好讲好闻一多发表“最后的演讲”、舍生取义的故事
js4399金沙线 杜丽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946年7月15日,随着几声枪响,爱国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倒在了昆明西仓坡离家一步之遥的地方,时年不到48岁。
闻一多,1899年生,湖北浠水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赴美留学,1925年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他随校迁往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联大后期,闻一多迎来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面对严酷的现实,日益恶劣的政治环境和人民疾苦,他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斗争中。1943年,他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盟的帮助,通过不同渠道,得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1944年,他加入到中国民主同盟,次年被选为民盟中央执委,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了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写婉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四位爱国学生出殡时,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怀着悲愤的心情撰写下《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还不到四个月,国民党反动派又趁西南联大复原北上,昆明各学校放假之机,于7月11日暗杀了著名爱国人士、社会教育家李公仆先生。李公仆先生遇难,闻一多立即站出来,控诉反动派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仆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的,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李公仆遇刺后,昆明到处流传着黑名单一说,而闻一多就是黑名单上的第二号暗杀对象。朋友告劝,望他务必小心,他则说:“事已至此,我不出去,什么事都不能进行,怎么对得起死者。假如因为反动派的一枪,就畏缩不前,放下民主工作,以后谁还愿意参加民主运动,谁还信赖为民主工作的人?”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仆追悼会上,为了闻一多的安全,主持人原先并没有安排他发言,但当台上李夫人张曼筠泣不成声时,独自坐在讲台后的闻一多猛然站了起来,发表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闻一多先生明知会场上肯定会混进特务,而且第二枪对准的可能就是他,依然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地说:“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案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反动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闻一多坚定地说:“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闻一多先生最后说:“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定要完成这任务!在闻一多先生的演讲中爆发出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大会结束,特务们没有敢蠢动,但现场情形异常紧张,为了闻一多先生的安全,在场百名学生自发护送闻先生回到西仓坡的家中,才放心离开。下午,闻一多先生由长子闻立鹤陪同,前往离家几百米的《民主周刊》社,举行记者招待会,下午五点钟,结束工作后的闻一多谢绝了同学的护送,在西仓坡转角处,遭到一伙武装特务的阻击,闻一多先生身中数弹,当场气绝。距李公仆先生遇害仅仅四天,又一无耻行径在昆明街头上演!这已经不是暗杀,而是公开行凶!
回看历史,我们发现,征途漫漫,坎坷不断。用心感受历史,我们会含着泪发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遍体鳞伤,那么,是什么支撑我们走出泥潭,摆脱束缚和枷锁,一步步强大起来呢?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呢?答案在历史中,在党的历史当中!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导力量。当时处于帝国主义压迫以及国内反动势力双重压迫下的中华民族看到了一丝希望。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北伐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口号,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组织和发动了人民群众,共产党员更是身先士卒,英勇奋战。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之后大革命宣告失败,共产党人遭到屠杀,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镇压。同年8月,中共召开“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刘伯承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无创反抗国名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后向井冈山进军,开创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革命之火虽然微弱,但随应民意,符合国情,逐渐地呈现了烽火燎原之势,于是,国民党开始了围剿之路。在第五次围剿中,红军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无奈之下,开始战略转移,造就了闻名中外的长征之路。在长征过程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经过11个省,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走了约二万五千里,纵观人类历史,究竟有哪次征程能与其相抗衡?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铁骨铮铮,充满力量!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1978年,改革开放让我们国家开始走向了富强之路。2012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的扛起了深化改革的大旗,2021年的今天,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变化,而且,也清醒的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回顾昨天,中华民族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闻一多先生,李公仆先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倒下,但是有千千万万个他们站了起来,他们英勇不屈的正义精神,已永远化作中华民族的脊梁。展示今天,中华民族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唯有深刻领悟百年风雨背后的历史大逻辑,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唯有从艰苦卓绝的百年奋进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发展规律,获得启迪,才能从历史风云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应对前进路上的风险和挑战。
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这边,这是我们的实力与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信心与决心所在。同时,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当今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党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忘历史,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们才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成立已经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已经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还需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来继续作答。